新闻

返回上一页
教育传媒到校
2025年11月

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救世军韦理夫人纪念学校 - 2025年11月

创新赋能教育 培养未来人才


救世军韦理夫人纪念学校始终以「国家需求」与「学生发展」为核心,从数字教育的率先推进,到校本课程的特色研发,再到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,每一步都凝聚对教育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。程志祥校长深耕教育领域多年,曾两度获得行政长官卓越教学奖,致力于将自身编写课程、研发教材及指导多所学校优化教学的经验,转化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动力,以契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。

数字教育程式设计课程 具备创新视野的「开拓者」

创科浪潮席卷全球,数字教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突破口。基于此,学校率先研发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数字教育程式设计课程,其核心优势在于突破市面上常规课程的局限,真正实现从「体验科技」到「创造科技」的跨越。程校长指出:「如今,大语言模型(LLM)广泛应用,生成图样的功能让学生充满好奇,却往往止步于『体验』层面,难以深入理解背后的知识逻辑。」为此,学校设计的程式教学方案对接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,学生无需学习复杂的Python语言,只需在已掌握的Scratch基础上拓展,即可搭建更优化的程式设计项目。

令人欣喜的是,已有学生成功开发出学校专属Chatbot,将校园资讯导入系统后,能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;还有学生编写了地铁出行查询程式,解决了未下载官方APP时的路线查询难题。这些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,科技并非仅供娱乐的「体验品」,而是可以由自己掌控、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。学校培养的不是只会使用他人技术的「使用者」,而是具备创新视野、能自主创造的「开拓者」。

系统深化英语能力 掌握自身学习进度

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,是学生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。学校研发了特色校本英文作文课程「Power Writing」,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技巧,引导学生从识字、句式开始,逐步学会整合语言素材,构建属于自己的文章。实践证明,这套课程成效显著:三年级学生最初仅能写出二十字的短文,经过系统学习后,写出百字以上文章已不再困难;到了五、六年级,学生更能在写作中充分发挥创意,让文章兼具逻辑性与感染力。

与此同时,学校将数位化教育深度融入教学,尤其注重利用LLM技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以英语学习为例,学校引入AI辅助学习系统,设置「Checkpoint」学习环节:AI会陪伴学生进行识字练习,完成后生成详细的学习报告,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推送针对性的词汇与练习内容。该模式不仅实现了学习场景的延伸——学生在家中也能继续个性化学习,更构建了专属的「学习档案」,让学生清晰掌握自身学习进度。

培养数理逻辑 掌握「举一反三」

数学是构建逻辑思维的核心学科,也是学生开展创科实践的基础。为此,学校研发了融合LLM技术的数学程式设计课程,深化学生对数学逻辑的理解;另一方面,开发专项课程与配套练习《数学解题王》,引导学生先筛选题目中的关键字与有效资讯,再梳理数学逻辑关系,明确加减乘除的运用场景,甚至掌握复杂题目的拆解方法。经过系统训练,学生不仅能熟练用纸笔解题,更能将逻辑思维内化为「脑中运算」,无需借助工具即可快速判断解题思路。这种从「知识记忆」到「思维内化」的转变,正是让学生真正掌握「举一反三」的学习能力。

活动糅合价值教育 烹饪实践孝道精神

学校亦打破传统时间表的局限,采用「上午基础教学 + 下午综合实践」的模式,让学生借此将知识融会贯通。学校开设了覆盖1-6年级的烹饪课程,从营养学知识的讲解,到食材处理、烹饪技巧的实操,再到自理能力的培养(如合理规划食材用量、安排烹饪步骤),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渗透——学校通过「不浪费食材」的实践,让学生理解节约的意义;通过「分享美食」的环节,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。

有一个四年级学生的故事让程校长深受触动:「他在烹饪课上学做汤圆后,不仅将成品带给我分享,还天真地说『想请爸爸的爸爸吃』。正是这个温暖的瞬间,让我们萌生了举办『长幼共融宴』的想法——学生在学校精心准备美食,邀请祖父母等长辈来校共同品尝。活动中,我们向学生传递『孝道』的理念,让他们在亲手为长辈递上食物,真切体会『孝』的含义。」

爱学校、爱学习 营造幸福校园氛围

除了学术能力的培养,学校同样重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幸福感,坚信「爱学校,才会爱学习」。从一年级入学开始,学校就通过环境营造与活动设计,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趣味。校园内随处可见LEGO机械人公仔、模拟地铁房与巴士房,让同学仿佛置身于熟悉又新奇的「乐园」;走廊与教室中亦展示大量学生作品,每一幅画作、每一份手工作品都让学生感受到「我是学校的一份子」,产生自豪感。

一系列特色活动日 享受学习、快乐成长

学校还设计一系列特色活动,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:「无功课日」并非教授武功,而是鼓励家长在这一天提前请假,带孩子参与优质亲子活动,让学习之外的亲子时光更加温馨;「阅读日」分为书中角色扮演与「睡衣日」两种形式——前者让学生通过扮演书中角色,深入解读书籍内容并分享感悟;后者则让学生穿著舒适的睡衣来到学校,在礼堂中轻松惬意地阅读、交流,打破「阅读等于枯燥」的刻板印象。程校长坚信,「有选择的学习才更有动力」,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书籍、参与活动的方式,他们才会真正投入其中,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乐趣。

推出「短期寄宿计划」 提升自理与沟通能力

展望未来,学校计划在新学年推出「短期寄宿计划」,面向4-5年级学生展开。程校长表示:「考虑到香港学生大多缺乏集体生活经验,自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有待提升,我们与校外营舍合作,安排学生前往寄宿。在营舍中,学生将过上规律的集体生活:完成作业、参与集体活动、共同准备晚餐、按时作息,甚至可以适度观看电视放松。这一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,如整理衣物、规划时间,并在与同侪的朝夕相处中,学会包容与合作;更能让他们建立起超越课堂的深厚友谊。」

 

教育传媒

程志祥校長 程志祥校长
學校以「國家需求」與「學生發展」為核心 学校以「国家需求」与「学生发展」为核心
學生具備創新視野 学生具备创新视野
學生能在寫作中充分發揮創意 学生能在写作中充分发挥创意
學校將數位化教育深度融入教學 学校将数位化教育深度融入教学
學校研發了融合LLM 技術的數學程式設計課程 学校研发了融合LLM 技术的数学程式设计课程
同學們與老師關係良好 同学们与老师关系良好
學生優秀作品滿佈校園 学生优秀作品满布校园
港鐵學習空間 港铁学习空间
學生進行劍擊訓練 学生进行剑击训练
建立起超越課堂的深厚友誼 建立起超越课堂的深厚友谊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观
返回上一页